做个有包容心的自媒体人
2019-01-10 10:23:36
  • 0
  • 0
  • 3
  • 0


(作者近影)

做个有包容心的自媒体人

 

           陈大超

 

 “写的什么狗屁玩艺儿”,2016年12月6日,我的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后面,居然出现了这样一个留言!

猛然的,我的心,仿佛被一根从不知从哪里冒出的刺,扎了一下。

骂我的这个人,网名叫“小康”,他所在的地区,显示的是中国/湖北/武汉。

 怎么处理它?公众号的留言功能,可以选择把它公开,也可以选择将其屏蔽——就是不把它公开。

对待公众号的留言,我早为自己制定了一个“政策”:只要不涉及需要保护的信息与隐私,统统公开。

我觉得还是得按政策办。

自媒体也是媒体,也得有政策意识。

自媒体当然要遵守国家的法规与政策,但在这个基础,作为自媒体人,也可以为自己制定相应的规矩与“政策”。

制定了,就得自觉遵守。

虽然我这个自媒体平台,就我一个人操作,但我却得自觉接受我的良知的监督。 

自媒体人,要把自己的自媒体经营好,就得努力做一个有良知的人,就得让自己的良知,时刻监督自己。

于是我把它公开出来,并且这关回复他:“这样说很好,说得具体点,更好。”

有良知,就应拥有一种包容不同声音的胸怀。

我想,我不能因为有许多人说我写得好,我就真的好得不能让人说狗屁了——很多人支持与说好,不能成为屏蔽不同声音的理由。

也许,这个小康他只是表达得让人不愉快,但假如他真的在某个方面站的很高,可以给我提出很宝贵的意见呢?

这个世界上很多的美玉,宝石,原先都是隐藏在粗砺甚至粗鄙的外表之后。

他没有回复我,但是第二天,他在我的新的文章后面,再次说:“写的什么狗屁玩意”!

我再次被他刺痛了一下。被人否定,无论如何,是一件不能让人愉快的事情。

嗯,这是一个什么人呢?是他真的认为我文章写得不好,还是在故意找我的碴?在此之前,我还真的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待我很不礼貌很不客气的读者。

那么,我是不是可以不再理睬他了?

我不理睬他,他又能把我怎么样呢?

当我再次冷静下来,我也再一次决定把它公开。

但这一次我故意说:“不说理由不再公开。”

我要的可不是他的“狗屁”,而是他说我狗屁的理由——这个才能帮我进步。

没想到,这次他回复了:“文章看得索然无味,感觉不如看《故事会》”。

哦,原来是这样。

我暗自松下一口气。我的作品可是一再上过《故事会》的,我还到上海参加过这个杂志举办的笔会。

但我没说这些,我只说:“谢谢你能这样说,但不能都是故事会。我的文章写得不好,请你多多包含。”

他的留言被人看到后,有人特意告诉我:“不要把这样的留言公开,它会败坏别人读你文章的胃口。”“这种人有病,别理他就是了。”

我没有接受这些个意见。

有些自媒体人通过屏蔽不同声音来维护自己的形象,那正是我反对的——我不能一边反对别人,一边自己又做同样的事。

到了第三天,这个小康又出现了, 这次他说的是:“一派胡言,什么狗屁”。

这次我还是把它公开了。但我再没有回复。我在想:他这样做,难道不是在制造可以让我宣传我的公众号的机会?

我也在我的新浪微博上,和QQ空间里,发出了这样一段话:“我的名为‘湖北陈大超’的微信公众号上有个订户,连续三天都留言说我的文章什么狗屁。我的文章真的如此不堪吗?是其他人的说法对,但是他的说法对?当然,我还是尊重他的留言,每天都把它公之于众。我期待着他继续说我狗屁。”

不同声音,有时候也是一种资源啊。

好多人点赞。还有人关注了我的公众号。

人都是可以宣传自己的,重要的是,你不能压制和屏蔽反对自己的声音,你得让人有兼听则明的机会。

到了12月10日,小康的留言变成了:“这是什么文章?”

我的回复是:“今天没说狗屁文章,让人稍感意外,感谢你继续关注。”

自媒体特别需要人的关注。没有关注就没有影响,自然也不会有人给予赞赏。

接下来的一天,小康接连两次的留言是:“你写的不错。”“其实你写的我很喜欢看。”

怎么会是这样?

我想了想,这样回复他:“但愿是真话。如果是安慰我,那说明你很善良。谢谢!”

我感觉到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经历。我甚至认为这个人是谁派了来,特意要检验我的人生修养的。

一个人的修养,得以一个人的良知为基础。

12月12日凌晨一点左右,我起来上卫生间,想着这天公众号上要发的文章适合熬夜的人看,就打开手机把它发出了。

文章发出后我就很快睡着了,一直睡到七点才醒。

起来后打开手机看留言,居然看到了小康的“早点睡,别熬夜,注意身体” 。    

那一刻啊,仿佛一股暖暖的春水,从很遥远的地方一下子就涌入了我的心灵深深处,让我感受到一种难以言状的欣慰与幸福……

我的这个自媒体——微信公众号,到现在已办了快三年了,类似的事,后来又遇到几次。呵,有人居然在留言中骂娘呢。好在每一次,虽然我都受到了刺激,但好在我都能及时冷静下来,都能在冷静之后做出理智的反应。

现在,我的两千五百多名订户中,理解我尊重我的人是越来越多,还有热忱的读者,从苏州开车来看我——跟我交流,鼓励我把自媒体越办越好。

我深信,一个有良知的自媒体人,一定会走进更多读者的心中,一定会创造更好的未来。

 

 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